治疗乙肝的秘方-健脾化瘀汤

健康新闻 2023-03-12 18:36www.tongjingw.cn缓解痛经
健脾化瘀汤
  【方源】
  《健脾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体会》[陆安锠.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增刊)43]。
  【组成】
  柴胡10g,赤白芍各20g,炒白术10g,当归12g,茯苓12g,甘草5g,生黄芪2g,鳖甲15g,丹参30g,枸杞子20g,白花蛇舌草20g。
  黄疸加茵陈20g,制大黄10g,车前子20g,重用赤芍60~100g;腹水加泽泻12g,猪苓12g,炒白术改用生白术60~100g;ALT明显增高加垂盆草30g,败酱草20g;胁痛明显加川楝子12g,延胡索12g,郁金12g,姜黄10g;腹胀明显加佛手片10g,砂仁6g;食欲不振加炒谷麦芽各12g,鸡内金10g;恶心呕吐加制半夏10g,竹茹5g;大便溏烂、次数增多加炒山药30g,焦楂曲各12g;失眠加五味子8g,炒枣仁15g。
  【功效】
  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验案】
  王某,男,21岁,工人。
  主诉右胁隐痛作胀1年,逐渐加重。
  病史患者年前检查肝功能ALT 146U/L。乙肝五项检查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呈“大三阳”。经多方治疗,症状加重。
  检查肝功能检查ALT 162U/L。乙肝五项检查“大三阳”。脉弦细,苔薄腻,舌偏胖,边有瘀点。
  中医诊断胁痛。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治则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方药健脾化瘀汤加垂盆草30g,败酱草20g,郁金12g,姜黄10g。水煎服。
  二诊服药7天后纳食增加,右胁隐痛作胀好转,续服前方。
  三诊续服28天,右胁隐痛作胀消失,纳食增加,精神好转。肝功能检查ALT 38U/L。
  四诊续服健脾化瘀汤半年余,无自觉不适,肝功能检查正常,乙肝五项检查仍为“大三阳”。能在工厂上班工作,以后间日服用健脾化瘀汤至今,多次复查肝功能均正常。
  【按语】
  乙型肝炎可因湿热毒邪侵袭机体,停于血分,致使正气亏损,气血失调所致。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是基本病理特点,脾气虚弱和瘀血阻络始终贯穿于其中。健脾化瘀汤具有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能修复肝病理组织损伤,防止纤维化,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抗病毒,且能较好地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但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机复杂,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呈慢性迁延过程,免疫反应复杂且反复发作,故应坚持长期服药,疗程应不少于6个月,如能连续服药1年以上,疗效尤佳。

Copyright 2016-2025 www.tongjingw.cn 痛经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缓解痛经,月经周期,痛经药,月经不调,痛经怎么办,大姨妈,治疗痛经,女人痛经,月经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