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的秘方-解毒化瘀方

健康新闻 2023-03-12 18:36www.tongjingw.cn缓解痛经
解毒化瘀方
  【方源】
  《解毒化瘀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郑功泽.光明中医,2003,18(104)54]。
  【组成】
  虎杖15g,赤芍30g,丹参30g,郁金12g,败酱草30g,贯众15g,苦参10g,白花蛇舌草30g,黄芪15g,炙甘草9g。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复查乙肝五项和HBV DNA,每月复查1次肝功能。
  【功效】
  解毒化瘀。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验案】
  李某,男,32岁,工人,1998年3月10日初诊。
  主诉右胁肋疼痛不适,困倦乏力,食少腹胀2周。
  病史自述有肝炎病史两年,ALT时常反复,病情时轻时重。
  检查面色淡暗无华,精神不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巩膜无黄染,肝区叩击痛,无蜘蛛痣及肝掌。肝功能
  ALT 346U/L,AST 106U/L,TBIL 32μmol/L,DBIL 10.21μmol/L。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
  中医诊断胁痛(肝郁脾虚,瘀毒内蕴)。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治则疏肝健脾,解毒化瘀。
  方药解毒化瘀方去黄芪、甘草。早晚口服,每日1剂。
  二诊连续两个疗程,HBsAg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随症加减。
  三诊继服两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
  乙型肝炎患者因肾受累尤著,精亏气虚,不能逐邪外出,易于隐伏血分,致毒瘀结,久蕴难去。方中虎杖、赤芍、丹参凉血活血化瘀;败酱草、贯众、白花蛇舌草、苦参清热解毒利湿;郁金理气解郁,疏肝利胆;黄芪、炙甘草健脾益气,扶正固本。全方合用,清解血分之毒邪,祛除血中之瘀滞,消散瘀毒之结聚,以祛邪为主,兼顾肝脾。

Copyright 2016-2025 www.tongjingw.cn 痛经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缓解痛经,月经周期,痛经药,月经不调,痛经怎么办,大姨妈,治疗痛经,女人痛经,月经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