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更需要尊重
一、纯真敏感的孩子,小小行动背后的深意
一位爱花的父亲发现女儿剪下家中花园最美的花朵,愤怒之下斥责了女儿。这一举动导致原本活泼的女儿变得沉默寡言。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的处理方式却截然不同。他看到一个小女孩摘玫瑰花时,并没有急于惩罚,而是耐心询问背后的原因。小女孩的回答充满对祖母的爱。苏赫姆林斯基不仅未加责备,还鼓励并送花给她。这两个故事形成鲜明对比,一个严厉的父亲导致孩子沉默,而理解和尊重则让孩子的爱心得以升华。这反映了教育者两种不同的视野和境界:一个是看到孩子摘花的行为,另一个则是透过行为看到孩子纯洁的心。
二、父母教育孩子时需避免的不当行为
调查中发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存在不尊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骂孩子,不听孩子的解释,经常责备他们。
2. 软暴力,如否定孩子的想法,说伤孩子的话,或简单忽视他们,这些都会造成孩子的精神伤害。
3. 强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不考虑他们的兴趣和意愿。
4. 对孩子的朋友缺乏尊重,如不允许他们与同学交往、偷听电话等。
5. 跟踪监视孩子。
6. 包办代替孩子的日常事务。
7. 侵犯孩子的隐私,如偷听电话、日记等。
三、尊重的重要性及实践案例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从小不被尊重会对一个人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一个成功的女性黄启也分享了她的教育经验:她最大的秘诀是与孩子一起参与他们喜欢的事情,并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她分享了关于女儿和儿子的两个小故事,说明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发展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她强调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她认为陪孩子做事并不是天天要做很多,而是要做他们喜欢的事,而不是父母喜欢的事。这也体现了尊重孩子的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