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和演义的区别有多大

生活知识 2023-03-13 12:21www.tongjingw.cn生活知识

  对魏延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痛经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演义中的魏延之死。

  襄阳城,魏延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却被文聘、蔡瑁等人阻断。刘备携民渡江而走,魏延兵卒尽折,只身一人投靠长沙去了。

  长沙城,魏延斩杀韩玄,引百姓出城向关羽投诚。诸葛亮直接喝斩魏延,还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此人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刘备说魏延有功无罪,最终苦苦告免。

  自此,刘备对魏延非常看重,逐渐引为心腹之人。

  黄魏争功,魏延不守约定,想要截胡黄忠的功劳,却险些丢了性命,幸亏被黄忠所救,还在乱战中生擒了泠苞。黄忠弹劾魏延,但刘备有心包庇,说了句“延虽有罪,有功可赎”。

  汉中之战,张飞、赵云各显其能,黄忠大发神威,而魏延也能酣战庞德、射翻曹操。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除了加封诸葛亮、五虎将之后,还把魏延官升三级,直接提拔成了汉中太守,简直是羡煞众人!

  襄樊之战、夷陵之战后,蜀国岌岌可危,幸亏有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得以强行续命。

  在刘备时代,魏延可谓顺风顺水;到了诸葛亮时代,魏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南征北战期间,魏延已经是蜀汉第一大将,却总是被诸葛亮猜忌和打压。以魏延的高强武艺和高傲性格,却总被派去执行诈败的任务,而功劳却往往被别人捡走。

  南征七擒孟获,魏延诈败擒鄂焕、擒祝融、再擒孟获、火烧兀突骨;北伐六出祁山,魏延诈败收姜维、斩王双、诱杀张郃、火烧上方谷;魏延虽然颜面丢了一地,但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实为立功第一人。

  我们看一下诸葛亮对待魏延的态度。

  北伐,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计,这个战术能否成功不做深入讨论(成功率极低),但诸葛亮的反应也有点过激了,直接厉声斥退,根本不给讨论的余地。

  陈仓之战,我们以阴谋论来看。

  魏延请缨去迎敌王双,诸葛亮却说“汝乃先锋大将,未可轻出”,这句话在逻辑上就有问题,遇到强敌不应该让先锋出击吗?合理的解释是,诸葛亮不让魏延出击,应该是还不知道王双的厉害,是怕魏延夺了头功,想把机会留给别人,结果反被王双连拿两颗人头。等到了退兵时,诸葛亮让魏延率领数十骑兵断后,而魏延面临的窘境就是“急不能脱身”,诸葛亮难道是把魏延当成一颗可活可弃的棋子了吗?不好评价。不过魏延超强发挥,以飘逸的走位轻取王双的人头!

  武都之战,张郃勇救戴陵,令蜀汉为之震惊。诸葛亮帐前点兵,说想要迎敌张郃,“非智勇之将,难当此任”,然后目视魏延。魏延低头不语,这事搁谁心里都不痛快,你不知道王双的厉害,就怕我抢功,你见识了张郃的勇猛,就让我堵枪口?诸葛亮派出王平、张翼之后,不忘挖苦道“怎奈军中再无舍死当先之人!”

  箕谷口之战,魏延、陈式违拗诸葛亮的军令,擅自追杀魏军,中伏而败,这件事是魏延的主张。诸葛亮把陈式斩首问罪,却放了魏延一马;魏延心中感恩戴德,诸葛亮却对邓芝说“魏延素有反相,吾怜其勇而用之”。

  五丈原,诸葛亮临终之前,把用兵密法传给了姜维,把军机大事交给了杨仪,然后把生平一道锦囊秘计交给了马岱,而马岱玩了一招无间道,直接把魏延砍头了!

  笔者不是在黑诸葛丞相,而是就演义的内容进行浅显的解读,只是想说一句公道话在演义中,诸葛亮对魏延确实有点过分,着实为魏延感到惋惜。

  魏延者,魏之延续也,可能是犯了罗贯中的忌讳吧,从一出场就背负着“反骨仔”的烙印标签,不仅稀里糊涂地当了刀下之鬼,还要落个千古骂名。

  二、历史上的魏延之死。

  魏延出身于草根,能吃苦、肯奋斗,这样一位有志青年,却明珠暗投,直接被刘表无视。魏延认为刘备集团是个朝阳企业,而刘备有干大事的野心,又能够任用贤能,于是跳槽到刘备麾下。

  魏延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打拼,他积极进取、努力表现,在入川之战中数战有功,升级为牙门将军。当年赵云舍生忘死地救出了甘夫人和刘禅,也是被封为牙门将军,而魏延入职不久就快赶上赵云了!

  汉中之战,魏延努力拼搏,备受刘备的青睐和赏识。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将魏延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张飞、马超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在很多人眼中,坐镇荆州的是关羽,那么镇守汉中的必是张飞,但魏延却成了超级黑马!

  刘备称帝之后,又将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刘禅上位后,又封魏延为都亭侯。刘备父子,对魏延真的是青眼有加;而魏延对于刘备,也是忠心耿耿。

  诸葛亮平定南部叛乱、休养生息数年之后,就紧锣密鼓地启动北伐,并且将大军进驻到汉中,然后将魏延升职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阳溪之战,魏延率领偏师攻击凉州地区时,与曹魏的雍州剌史郭淮、后将军费瑶遭遇,双方会战,魏延取得大捷,也达到了人生巅峰,被诸葛亮表奏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授假节,进封南郑侯。

  卤城之战,司马懿令张郃攻击南围的王平(不克),而自己终于决定与诸葛亮正面决战。诸葛亮派魏延率领高翔、吴班等人逆击司马懿,“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

  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猜忌和打压魏延的剧情,只能出现在演义中,而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

  诸葛亮对于魏延,除了安抚,还有器重,更有仰仗,这两人一文一武,虽然在战略层面上各持不同主见,但也称得上相得益彰!

  附带多说一句,诸葛丞相堪称千古之相,其胸襟之宽广,根本不会因为政见不同就心生嫌隙甚至打击报复,那些诋毁谩骂诸葛丞相的键盘侠,多读几年书再来喷吧。

  五丈原,诸葛亮临终之际安排后事,把军政要务交给了长史杨仪和费祎、姜维等人,对魏延的安排是让他断后,“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如果魏延不从,杨仪等人率军撤退就可以了。

  诸葛亮死后,杨仪立即派费祎去打探魏延的口风,魏延听说让他为杨仪断后,立即怒不可遏地大骂,我魏延是丞相之下的军中第一人,凭什么为你这个穷酸腐儒断后?魏延还表达了对北伐的看法,“丞相虽亡,吾自见在,自当率诸军击贼,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得知杨仪已经撤军,魏延就倍道兼程地赶到前面,并且沿途烧毁了栈道。这个冲动的决定,为他人落下了口实。其实魏延的行军路线与杨仪相同,他并不是谋反投敌,很明显只是被杨仪惹恼,想要收拾他而已!

  杨仪、魏延互相表奏朝廷,指责对方谋反。刘禅难以分辨实情和原委,就询问董允和蒋琬(这两人均为后来的蜀相),这二人都为杨仪担保,“琬、允咸保仪疑延”。

  魏延率众攻击杨仪,王平站了出来,大骂魏延的先头部曲,“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跟着魏延大逆不道地造反吗?”兵卒都知道魏延理屈,于是纷纷离开。魏延很快变成了光杆司令,只好带着儿子和几名亲信偷偷溜走,拍马往汉中赶去。杨仪派马岱带队赶上前去,直接将魏延一行全部斩杀了,并且将魏延的头颅带到了杨仪面前。

  杨仪将魏延的头颅摔在地上,然后恶狠狠地用脚猛踹,并且大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杨仪还不解恨,又把魏延灭了三族!

  三、魏延之死,我们要吸取什么教训?

  我们还原了魏延的人生历程和被杀过程,现在分析一下魏延之死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浅显地说几点吧。

  1.为人不能锋芒毕露。

  魏延升任汉中太守,刘备在庆功宴上问他如何镇守拒敌,魏延当即朗声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欣慰不已,“称善”,而其他诸将的表现呢,“众咸壮其言”。

  魏延的这句话,确实够豪迈,但也锋芒毕露,张飞、马超、黄忠都未必敢说这种大话!刘备肯定是非常满意的,毕竟领导都喜欢听好话,其他将领呢,虽然口头上纷纷点赞,但心里面就不一定怎么想了,他们肯定是不信,心里就会不爽,本来对于魏延的火箭升迁就留有意见,这又听到魏延口若悬河,估计就扭头撇嘴了!

  客观地讲,魏延这话太狂了,在座的都是职场前辈,他却丝毫不低调,这种人走不远!刘华强说过,不狂还叫年轻人吗?但那是在道上混的,而魏延是在军政界混的,岂可混为一谈?

  都说关羽傲,其实魏延比关羽还要高傲三分!

  刘备时代,魏延还能低调做人,到了诸葛亮时代,关张马黄赵等人全部作古,魏延的尾巴就翘起来了!“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也就是说,大家伙都敬而远之,但凡见到魏延,都尽量绕着走!魏延对于诸葛亮,甚至也颇有怨言,因为看不惯诸葛亮一贯保守的作战策略,“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估计是颇有微词,甚至在一些场合公开发表不满言论。

  魏延这种禀性,只适合上场杀敌,让他混政坛真的不行,如果没有高官显位,如果没有诸葛亮的横折竖拦,魏延恐怕早就废了!

  2.为人不能四面树敌。

  魏延本来就人红是非多,又偏偏处事过于张狂,难免树立政敌。

  刘琰,车骑将军,资历比魏延老多了,在朝中的位置大概仅次于李严,反正地位比魏延高。刘琰看不惯魏延那种飞扬跋扈的样子,没有在言语上刻意逢迎,魏延就大为光火,跟刘琰干到不可开交。诸葛亮为了平息矛盾,竟然严词批评了刘琰,而刘琰只好违心地向魏延道歉,还专门请了一场酒。

  杨仪,魏延的死对头。杨仪作为丞相长史,肯定不用看魏延的脸色过日子,但魏延看他不服,就非要办他,甚至都把刀伸到杨仪面前架着了!魏延你这么干,想让丞相怎么想?

  按照魏延的脑回路,我就是丞相之下第一人,你们都得捧着我,顺我者爽,逆我者怼,他就是藐视一切,结果闹得天怒人怨,满朝皆敌。

  再看军中,“平日与诸将素不同”!看到了吧,不管是政界,还是军界,都被魏延得罪光了,简直就是四面树敌!

  魏延这种人,动不动就怒发冲冠,动不动就与同事大闹冲突,甚至敢跟上司闹急眼,谁给你的自信,谁给你的资本?

  后来诸葛亮亲近才能不如魏延的其他人,譬如杨仪;当刘禅咨询意见时,风评一边倒,几乎没人帮魏延说话;不得不说,这都是魏延咎由自取。

  3.千万不要得罪小人!

  杨仪这个人,就是个小人!孙权就曾经给诸葛亮写信,说杨仪这个人内心阴险,是个深藏不漏的宵小之辈,但诸葛亮却不置可否。

  诸葛亮死后,杨仪暂时主持工作,魏延就应该暂时收敛了,杨仪还没有秋后算账,魏延却主动选择了火并,天时地利人和一下子全丢了!杨仪对魏延下了死手,不禁以“违背命令”斩杀了魏延父子,还以“诛杀叛贼亲属”为名,把魏延夷灭三族。

  锋芒太露,四面树敌,因招惹小人而身死名败,魏延之死,虽然可惜,但也不值得可怜。

  大家都在为魏延深感惋惜,但有句话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魏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诸葛亮在世,还能为魏延遮风挡雨;诸葛亮不在了,狂风骤雨迎面而至,魏延即便不死在杨仪手中,恐怕日子也长不了。

  魏延之死,是蜀汉的重大损失。

  ,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诸葛亮为什么没有让魏延接班呢?假设魏延真的上位了,就凭他那个德行和野心,会不会成为蜀汉版的曹操甚至董卓呢?谁还能控制得了他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16-2025 www.tongjingw.cn 痛经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缓解痛经,月经周期,痛经药,月经不调,痛经怎么办,大姨妈,治疗痛经,女人痛经,月经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