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方鼎,司母戊鼎怎么就变成了后母戊鼎?

生活知识 2023-03-13 18:35www.tongjingw.cn生活知识

很多人一定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在树上看到的“司母戊鼎”后母戊方鼎,也对这只鼎印象深刻,而且这个名字已经叫了很多年了。,这个司母戊鼎,后来却被认为名字叫错了,应该是“后母戊鼎”才对,这到底怎么回事?好好的司母戊鼎为何会变成了后母戊鼎,这两个名字有什么差别吗?来看看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吧。

说到中国文字演变到如今是经历了一个非常悠久的过程,不知道大家对于商朝的文字有多少的了解,其实说到商朝,这是一个非常久远的朝代了,而说到商朝的文字,大家肯定想到的是甲骨文,而说到西周,人们一般想到的就会是金文,,说到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其实主要的就是文字的载体不同,并不是文字本身的不同,甲骨文的载体一般是龟甲跟牛骨,金文的载体一般是金属,主要以青铜器为主。

对于商朝金文或许我们都有所了解,其实很多人最开始了解金文都是因为一口青铜大鼎,也就是举世瞩目的司母戊大方鼎,而这个鼎的名称就是来源于“司母戊”三个大字,据传,当1939年的3月,河南安阳西北乡武官村一村民在农田之中挖出了一个青铜大鼎,因为需要躲避日伪的搜索吗,所以就又埋在了地下,一直到了1946年,安阳县府才发掘这件大鼎,被发现的这个鼎的制作是非常精致的,而这个鼎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高度达到了133cm、长100cm、宽78、重875kg,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一件古代青铜器礼器,如今收藏与中国国家博物馆。

对于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司母戊鼎”已经改名为“后母戊鼎”了,没错,名字却是是改了,,这只能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少部分专家的观点,那么究竟更改前后的两个字哪个更加合理呢?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从最没有争议的“戊”字说起。其实我们在《史记·殷本纪》中看到的商王多数都是以十日为名,十日指的就是天干十日,而为什么这样称呼的原因,在前篇《周祭谱甲骨》之中有所提到,日名就是先王、先妣死后,后代为他们在一旬之内选择某一天作为祭日,而同一旬的祭日并不会重复,所以邻近的王是不会同名的。

而司母戊中的“戊”也是死后的日名,并不是生前的称号,“戊”为“母”,而在商代的文字之中,“母”比“女”多出来两点,所以就是说“母”字是来源于“女”字,所以“母”跟“女”是经常通用的,具体一点就是说“母”可以代表某人的母亲,或者是某个人配偶,在周代还能用于女性的美称,结合来看,“母”一定是女性,那么应该就是卜辞的先妣,而结合司母戊鼎为商代中晚期所造,所以母戊大致就是武丁?祖甲、武乙之一的配偶“妣戊”。

我们在前文也提到过,甲骨周祭谱上的先妣,均是儿子有继承王位的,大致等同于后代在位的或者被追封的王后。那么,“母戊”为何极有可能是王后呢?这就在于第一个字了。国家博物馆将“司母戊鼎”改名字是在2011年的事,,有关于这两个字的争论其实已经有几十年了,早在1946年的时候,当获得这个青铜器的时候,就有学者邵慎之释为“后妻戊”或“妻戊”,而同样是学者张凤却译为“司母戊”。当新中国成立之后,司母戊鼎先后进入多个博物馆,并且也是一直称其为“司母戊鼎”。

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更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可以说从建国时候就一直争议不断,起来说可以分为“司”和“后”两大类。由于“母”“ 女”相通,且一字两字不好断定。所以主“司”类的主要又有“司母”和“”两说,主“后”的又主要有“后母”和“姤”说。“司母戊鼎”的更名,只能代表在“后”说在国家博物馆内占上风,而殷墟博物馆以及众多学者仍然坚持“司”说。

有关于这个学术上的争议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在没有明显错误的情况下,面向大众的科普博物馆是不是应该不要随便改名更好一些呢?因为对于一件历史悠久的文物,并且它的名字在人们脑海中存在多年,贸然将名字更换成“后母戊鼎”会不会让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定论的暗示,不知道关于这件事情大家怎么看待?

Copyright 2016-2025 www.tongjingw.cn 痛经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缓解痛经,月经周期,痛经药,月经不调,痛经怎么办,大姨妈,治疗痛经,女人痛经,月经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