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简介

生活知识 2023-03-14 10:45www.tongjingw.cn生活知识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 7

基本资料

1

本名陈三立

字号字伯严 号散原

所处时代清末民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西九江义宁

出生时间公元1853年10月23日

去世时间公元1937年9月14日

主要作品《匡庐山居诗》

主要成就维新四公子之一筹建南浔铁路“同光体”诗派代表

子陈寅恪、陈衡恪

称号中国一位传统诗人

父陈宝箴

配偶原配罗氏、继配俞明诗

人物生平

2

陈三立生于1853年10月23日,年少博学,才识通敏,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

1880年(光绪六年)随父往河北分巡道今河南武陟县。

1882年(光绪八年)入乡试,因恶时文,自以散文体作答,主考陈宝琛赏识其才,破例录为举人。1886年(光绪十二年)会试中式。返长沙,与王闿运等人结碧湖诗社。1889年(光绪十五年)参加殿试,中三甲四十五名进士,授吏部主事,旋弃职。侍父在湖北布政使任所,曾应张之洞邀,为两湖书院校阅试卷。其间应易顺鼎邀,两游庐山南北。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甲午战争后,李鸿章赴日签订《马关条约》,陈三立闻讯激愤异常,曾电张之洞“吁请诛合肥以谢天下。”当时其父宝箴任湖南巡抚,推行新政,他往侍父侧,襄与擘划。在罗致人才、革新教育方面效力尤多。1898年戊戌政变时,因“招引奸邪”之罪被革职不用。后随父返江西,居西山“青庐”。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陈三立移居南京,未几丧父。家国之痛

主要作品

3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世后有《散原精舍文集》17卷出版。

【渡湖至吴城】

【城北道上】

【漫题豫章四贤像拓本(其三)】

【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四首选一)】

【园居看微雪】

【夜舟泊吴城】

【园居看微雪】

【遣兴】

【书感】

【人日】

【晓抵九江作】

【九日从抱冰宫保至洪山宝通寺饯送梁节庵兵备】

【黄公度京卿由海南人境庐寄书并附近诗感赋】

主要功绩

4

陈三立不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诸多重要事件的参与者。

早年襄助其父陈宝箴在湖南维新变法,提倡新学。在湖南辅佐父亲推行新政,在整顿吏治、革新文化教育,罗致维新人才等方面,陈三立多所赞划,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等四人一起被称为“维新四公子”。

“同光体”是近代闽派、赣派等各种诗派的总称。“戊戌变法”后一心致力于诗,写出《渡湖至吴城》、《城北道上》、《园居看微雪》等多部优秀作品,是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领袖人物,被誉为中国一位传统诗人。

亲属成员

5

父亲陈宝箴为晚清湖南巡抚,维新派人物。

原配武宁罗氏(咸丰元年辛亥科举人、四川雅州府知府罗亨奎女),清咸丰五年乙卯十一月初二日生(1855年12月10日),光绪六年庚辰十月初五日午时殁(1880年11月07日),年26岁。葬湖南省平江县。生2子衡恪;同亮(殇)。

继配俞明诗,字麟洲,浙江山阴县人,俞文葆(咸丰元年辛亥科举人、湖南候补知县,历署兴宁、东安县事)女儿。同治4年7月28日卯时生(1865年9月17日),民国12年(1923年)8月11日(农历癸亥年6月29日)殁,59岁。生4子隆恪、寅恪、方恪、登恪。生3女康晦、新午、安醴。

长子陈衡恪又名陈师曾,近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

次子陈隆恪为著名诗人

三子陈寅恪为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四子陈方恪为著名编辑、诗人

幼子陈登恪为著名词人

孙子陈封怀(陈衡恪次子)为著名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有植物园之父之称

轶事典故

6

民国十三年(1924年)4月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华,慕其名,由徐志摩陪同至西湖相访,泰戈尔以印度诗坛代表的身分,赠给陈三立一部自己的诗集,并希望陈三立也同样以中国诗坛的身分,回赠他一部诗集。陈三立接受书赠后,表示谢意,谦逊地说“您是世界闻名的大诗人,是足以代表贵国诗坛。而我呢,不敢以中国诗人代表自居。”后两人比肩合影,传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民国十八年(1929年)11月,由次子陈隆恪夫妇陪同,乘轮溯江而上,终于登上庐山,卜居于牯岭新宅“松门别墅”一说“松林别墅”,赋诗倾诉“乡梦醒鸣鞭,始觉身如鸟”,打算“息影松林径,洗梦涧瀑流”。年近八十的他,遍览山南山北的风景名胜,写下了许多寄情咏物的诗篇,名为《匡庐山居诗》,石印成册,以赠亲友。山居期间,蒋介石曾到牯岭避暑,很想见见他,特派专人登门联系。他不愿与当政者交往,对来人说“我已经是一个不闻世事的世外之人,即使我们会晤了,也没有什么可

人物评价

7

梁启超“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

同光体的理论家陈衍“五十年来,惟吾友陈散原称雄海内”。

胡先骕“如长江下游,烟波浩渺,一望无际,非管窥蠡酌所能测其涯涘者矣。”

“萧然物外,不染尘氛”,“以贵公子而为真名士,虽尝登甲榜、官京曹,而早非仕宦中人,诗文所诣均精,亦足俯视群流”。(出自民国笔记《一士类稿》)

李之鼎“天下久震矜其诗,以为足绍西江诗派”(《宜秋馆诗话》载)

杨声昭“光宣诗坛,首称陈(三立)、郑(孝胃)”(《读散原诗漫记》载)

汪国垣“都头领天魁星及时雨宋江”当之。(《光宣诗坛点将录》载)

上一篇:秦大士简介 下一篇:渥巴锡简介

Copyright 2016-2025 www.tongjingw.cn 痛经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缓解痛经,月经周期,痛经药,月经不调,痛经怎么办,大姨妈,治疗痛经,女人痛经,月经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