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须知:宫颈糜烂不是宫颈癌的前奏
宫颈糜烂是妇科疾病的其中之一。宫颈糜烂在育龄妇女中是属于正常现象,宫颈糜烂并不会引发宫颈癌,女性朋友大可放心。
“糜烂”真相
上皮很薄可见血管
专家称,“宫颈糜烂”的概念在旧版的《妇产科学》中的确存在,但从来就不是一个疾病的诊断,只是对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的描述。鉴于“宫颈糜烂”一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由此衍生出过度治疗的问题,在第7版的教科书中不再提出“宫颈糜烂”这一概念,以医学术语“柱状上皮异位”取而代之。
他介绍说,女性的子宫颈在正常情况下就有两种上皮细胞
柱状上皮——只有一层细胞,故透光性较好,在光线照射下会显露出上皮下的血管,看起来比较鲜红。
鳞状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有的七八层,有的十多层,透光性较差,看上去呈粉红色或淡红色。
柱状上皮主要存在于宫颈管,延续到宫颈口,与鳞状上皮一起形成了子宫口处一片特别红的区域,在妇科肉眼检查时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出血溃疡。显微镜检查证实绝大多数人的“宫颈糜烂”是假性糜烂——鲜红的区域仍然有一层完整的柱状上皮覆盖,而真正的糜烂是细胞剥脱,上皮不再完整。
专家称,宫颈的两种上皮此消彼长取决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令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外移到宫颈的表面,肉眼看起来就像是 “宫颈糜烂”;而绝经后的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绝大多数人柱状上皮回缩到宫颈管内,宫颈表面由鳞状上皮所覆盖,肉眼看起来就认为是“宫颈光滑”。
有症状者可适度进行物理治疗
很多新一代的妇科医生已经不再在妇检报告上写“宫颈糜烂”,但不少老一辈的妇科医生还习惯于这种描述,还用1~3度来描述程度,例如柱状上皮占宫颈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就是“3度宫颈糜烂”。
这让不少女性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慌,很多人以为“性生活混乱,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或是房事太频繁都会得宫颈糜烂”,未育者还担心会引起不育。为了满足她们把宫颈从“糜烂”转变为“光滑”的愿望,一些医疗机构有意无意地进行过度治疗,于是纷纷给她们吃药打针,或者给阴道上药,甚至去做LEEP刀之类的昂贵手术。
专家称,有些“宫颈糜烂”的女性会产生较多的阴道分泌物,白带多且黄,性生活时宫颈与阴茎龟头碰撞容易出血,有的人还伴有腰酸、盆腔下坠感等不适症状,究其原因是单层的柱状上皮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感染。他认为有不适症状者可进行激光、冷冻、微波等物理治疗,可以使 “溃烂”的面积缩小一些,但不主张进行过多的干预,也不应将“宫颈光滑”作为治疗的目标。
“宫颈糜烂”不是宫颈癌的前奏
很多女性对“宫颈糜烂”的恐慌其实是害怕得宫颈癌,道听途说以为“宫颈糜烂”就是“癌前病变”,不治疗会发展为恶性。其实,“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没有必然联系,而“宫颈光滑”也不能排除宫颈癌的可能。,试图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物理疗法、手术等)将“宫颈糜烂”转变成“宫颈光滑”的做法并不可取,也不能预防宫颈癌。事实上,“宫颈光滑”的宫颈癌在临床上更难诊断,也更容易漏诊。
专家介绍说,以前医学界对宫颈癌的认识比较肤浅,早期诊断不完善,而很多宫颈癌患者其宫颈表面在肉眼检查时也呈糜烂状,更加深了“宫颈糜烂会造成宫颈癌”的错觉。最近十年来,医学界对宫颈癌的认识进展非常快,发现其根本原因是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当感染HPV病毒后,大多数人能依靠自身免疫力将病毒清除。如果不能彻底清除HPV病毒,病毒长期作用于宫颈上皮细胞就有可能诱发癌变。换句话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不感染HPV,就不会得宫颈癌。
专家说,从感染HPV到发展为宫颈癌平均要经过8到10年的时间,其间通过无创的脱落细胞检查可发现癌前病变的细胞,从而在极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只要每年进行常规的筛查,可以在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并给予治疗,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事实上,随着筛查方案的成熟及大规模人群筛查的开展,大量的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得以发现并及时治疗,而晚期宫颈癌的病例已经逐渐减少。”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