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父母可以“分”着开
最新调查揭示:家长会仍让学生心生紧张
随着期末考试的脚步日益临近,学校惯例中的家长会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据最新调查显示,长期以来,学生因家长会而感到紧张的现象并未有所改变。在北京市的一次针对328名不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家长会后,11%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更有30.5%的学生会受到家长的严肃批评并被限制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会甚至也让部分家长感到紧张。
究其原因,在于以成绩划分学生“层次”的家长会,使得家长和学生产生了明显的成绩落差感。为此,我们是否可以尝试采取分层的家长会方式,使家长目标更为明确,避免落差感呢?通过分层的会议,同一层面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相似,老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的讨论可以更为集中,在解决个别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分层家长会议的优势在于精细化的讨论与沟通。传统的家长会议中,班主任很难为每位学生做出详细的分析,而其他教师的发言机会更是寥寥。父母往往只能通过成绩单来了解孩子的情况,并在会后与孩子进行基于成绩的奖惩交流。分层的家长会给予老师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各学生情况,促进老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的深入交流和讨论。
关于如何区分学生的水平以进行分层,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建议,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其水平应根据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来界定。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成绩和态度来分类召开监护人会议。
分层会议也存在其挑战。有的家长可能更关注班级整体状况,而非自家孩子的具体层面。分层的做法无形中可能增加老师的工作量,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教室使用。如何界定学生的层面也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对此,教育专家建议教师和家长灵活变换分层标准,避免固化单一标准。既要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强项弱项,也要考虑到家长的性格特征和关注点。同时强调家长会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或报告,而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灵活变化、科学分层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