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之战时钟会为何会做为曹魏的主力?
在公元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导人司马昭决定挥军南下,攻打蜀汉。他派遣了三位大将:钟会、邓艾和诸葛绪,率领军队分三路进攻。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历史的镜头,探究这场战争背后的故事。
钟会和邓艾是魏国的大将,他们都在伐蜀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按官职来说,邓艾的征西将军地位稍高于钟会的镇西将军,但在司马昭的伐蜀布局中,钟会被委以重任,作为主力军队十余万的统帅。
那么,司马昭为何会选择让官职较低的钟会做主力呢?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虽然邓艾的官职较高,但他的出身相较于钟会却较为卑微。邓艾从小便为农民放牛,直到遇到司马懿,经过深入交谈后得到赏识和提拔。而钟会出身官宦之家,其身份地位高出邓艾许多。
钟会一直以来都是司马氏的心腹干将。他为司马氏出谋划策,对司马氏忠心耿耿。比如,他力劝司马昭杀掉嵇康,这显示了钟会的坚定立场和手段毒辣。钟会在伐蜀问题上与司马昭保持一致,坚决支持伐蜀决策。
钟会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军事策略。他善于组织军队,调度有方,能够激励士兵的战斗意志。在伐蜀过程中,钟会让许仪作为先锋开路搭桥,却因一点小失误便果断将其斩首,这展现了他对军纪的严格执行和对细节的严谨要求。这种手腕铁腕、不留情面的作风使得他在军中威望极高。而相比之下,邓艾在处理类似情况时则稍显留情。这也可能使他在某些情况下稍显迟疑不够果断。因此司马昭选择让钟会做主力军队统帅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对钟会在军事才能和忠诚度的认可与肯定。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些推测和解读历史的方式之一还有许多其他观点和看法存在让我们共同探寻历史的真相吧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