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调节孩子吃饭前的感情
良好的餐前情绪是孩子提升食欲的关键措施,特别是在学龄前期,孩子们的情绪状态对食欲的影响尤为重要。现代生活中,厌食、挑食、偏食、拒食的孩子比例较高,其中大约一半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餐前情绪不佳。
日本研究者指出,孩子在幼儿期至学龄期的智力飞跃期间,空腹感和食欲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在这个时期,心理因素对孩子的饮食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孩子空腹时不一定想吃饭,而吃饱后却可能继续寻找喜欢的食物。他们的饮食选择不仅仅是生理需求,还包含了经验和活动的影响。除了生理本能外,培养孩子的食欲还需要后天的努力,调节餐前情绪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中国家庭,对儿童餐前感情影响最突出的是单独饮食的现象。年轻父母因忙于工作或情感,有时会让孩子单独进餐。独生子女在单独的房间里独自玩耍,缺乏亲子共餐的温馨氛围。单独吃饭可能让孩子感到孤独和被遗弃的感觉,产生负面性格,影响亲子关系。没有父母的陪伴和指导,孩子往往会随意选择食物,只选择自己认为好吃的,忽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或者边吃边玩,甚至倒掉饭菜并撒谎。至于饭前洗手、细嚼慢咽等卫生习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往往被忽视。
当到了饭点而孩子还在读书、游戏、生气等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时,家长应该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孩子的真实心态,用适当的言行引导孩子关注吃饭的事情。比如,让孩子参与餐前准备,抹桌、端碗、拌佐料,并介绍菜肴背后的故事,如某道菜是由孩子最喜爱的人特意准备的,其营养和味道如何等等。虽然孩子思想幼稚,但我们可以结合游戏、互动等方式让他们更乐于接受。必要时可带孩子外出,让他们精神愉快以增加食欲。但请注意,饭前不要大声斥责或责骂孩子,这样的举动会破坏孩子的感情,即使他们因空腹产生生理食欲,也可能会因此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