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月经期情绪波动的原因
许多妇女在月经周期中存在情绪波动问题,尤其是在经期前和月经期,情绪十分低落、抑郁或脾气急躁。这主要表现为烦躁、焦虑、易怒、疲劳、头痛、乳房胀痛、腹胀、浮肿等。她们常常会说“又快倒霉了。”“倒霉”是妇女对月经的俗称。
月经周期中无论是性激素,还是垂体促性腺激素都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它们还将通过一定的神经机制影响着妇女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引起一些情绪变化。,情绪变化和紧张也能影响生殖激素的水平,并导致排卵抑制和周期紊乱。
造成情绪波动的原因
从生物学角度看,这显然要涉及月经周期中固有的性激素的波动。在经前期、期、产后及服用避孕药的妇女中常见抑郁的发生。看来性激素和抑郁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例如,有人研究了用口服避孕药控制激素水平时的情绪波动问题,试验者把受试者分为3组
1、过去和现在都不服用口服避孕药。
2、服用复合口服避孕药(提供稳定、高剂量的雌激素、孕激素)。
3、服序贯口服避孕药(前15天服雌激素,后5天服雌激素、孕激素复合片,模拟自然周期,但激素处于高水平)。
然后观察这些妇女在经期后第4、10、16天和经前两天的情绪。结果表明,不服药组妇女在月经周期中焦虑、易怒和敌对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服序贯片的妇女也有类似表现;而服复合避孕药的妇女的情绪、敌对行为和焦虑则无明显变化。,该项研究提示,女性性激素水平恒定时情绪也是稳定的。
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情绪波动与文化修养、社会环境因素有关。由于传统习俗的长期影响,女性认为经前必然出现焦虑,这是对妇女文化压迫的结果,她们在经期前总是期待焦虑、情绪低落的发生。实验研究也提供了类似的证据告诉预期一周后会来月经的妇女,医生可以用一套新仪器准确测出她们这次行经的日期。受试者分为3组,第1组告诉她们月经在1天~2天后发生;第2组告诉她们至少在7天~10天后才会行经;第3组什么也不告诉。然后让她们报告自己经前的一系列问题。结果表明第1组经前浮肿、乳房胀、头痛等症状的发生明显多于第2组。
,还有许多其他证据说明情绪与激素水平的关系。如妇女的心理发育可能不成熟,表现有神经质的性格;患功能性的病人中有70%~80%具有情绪障碍和性生活的问题。这都是因为紧张情绪会促进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异常,进而引起血管变化而大量出血。假孕则是更典型的事例,婚后多年未孕的妇女确信自己已怀孕时可见有类似妊娠的、乳房肿胀和。这种现象有雌激素的变化因素,而更多的是渴望怀孕和害怕怀孕的矛盾心理所致。子宫内膜切片或阴道涂片研究发现经前焦虑病人在经前一周内的雌激素量增高,黄体酮量减少;经前抑郁病人的黄体酮则略低。
统计结果表明,很大比例的妇女暴力犯罪活动和自杀都发生在经期4天和经期前4天这段时间内,将近半数的工厂女工会认为她们的工作有危险性,将近半数的女精神病患者是这几天入院的,将近半数的妇女紧急事故也发生在这几天。就连带孩子看病也受到这种情绪波动的影响,母亲因自身焦虑,哪怕孩子没多大问题也要往医院跑一趟。,并非所有妇女都存在这种情绪改变,而且程度也不会全这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