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俭最后为何会死在一个平民手上?
生活知识 2025-03-04 00:57www.tongjingw.cn生活知识
丘俭,这位三国时期曹魏的杰出将领,他的故事让人深感敬佩与感慨。在正元二年,面对权臣司马师的篡权行为,他果断举兵反抗,展现了一位忠诚国家、忠诚君主的将领的坚定决心。
被魏国重用,手握重兵的他,曾两度征伐辽东,重创高句丽,因赫赫战功被封为镇东将军。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丘俭心中愤懑不已。尤其是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继续专权,诛杀好友夏侯玄和李丰,再废皇帝曹芳,丘俭的愤怒情绪达到了顶点。
在京师做人质的丘甸鼓励父亲起兵,丘俭决定讨伐司马氏。他与扬州刺史文钦结盟,共同反抗。但面对司马氏的强大军力和深扎的根基,他们的反抗行动遭遇了挫败。
《三国志 丘俭传》记载,淮南将士的家都在北方,军心涣散,投降者众多,只有新附农民继续作战。丘俭和文钦的军队逐渐崩溃,文钦逃往东吴投降,而丘俭则带着残兵突围。
在慎县境内,丘俭的军队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他与弟弟丘秀和孙子丘重藏身河边水草中,却遭到平民张属的射杀。张属射中丘俭要害,导致其当场死亡。丘秀和丘重也暴露目标,逃过一劫后投降东吴。张属因此被司马师大军封侯,而丘俭的儿子丘甸及其亲属则全部被杀。
这就是丘俭反抗司马氏的失败结局,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淮南三叛”之一。西晋灭东吴后,丘俭的后人被赦免,返回家园,继续担任官职,为西晋效力。
他们的故事令人感叹不已,不仅展现了一位忠诚的将领的坚定与勇敢,也揭示了三国时期政治的纷繁复杂。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守候歌词,歌词 守候在凌晨两点的伤心秀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