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详细介绍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于更年期和绝经期的女性肿瘤,尤其好发于未婚、少产、肥胖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妇女。关于子宫内膜癌能否传染的问题,我们可以放心,它并不会像某些传染病一样传播给他人。
这一疾病的发生与雌激素的持续刺激密切相关。在更年期后,卵巢分泌雌激素减少,而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增多,并在体内转化为低活性雌酮,长期作用于子宫内膜,可能引发其增生甚至恶变。外源性雌激素也是诱因之一。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可分为五期。从0期的可疑癌或原位癌,到I期、II期、III期,直至IV期,每一期的病情严重程度都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肿瘤从子宫体局部扩散,到侵犯子宫颈管,再到延伸到子宫以外并可能超过盆腔,最后甚至到达盆腔以外或明显侵犯直肠或膀胱粘膜。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表现中,最突出的是不规则阴道出血,出血量通常较少。对于未绝经的女性,可能表现为月经持续时间延长或在经期出现出血。而对于已经绝经的女性,则可能出现绝经后出血。阴道排液增加也是一个早期症状,开始为水样,以后可能变为血性。有些患者只有排液而无不规则阴道出血。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症状,这通常是由于癌瘤压迫神经所致。疼痛通常从腰骶部、下腹部开始向腿部放射。在宫腔感染或积脓的情况下,还可能引起痉挛性疼痛。
在疾病早期,子宫大小通常正常,但稍晚即可出现子宫增大而变软,像怀孕时的子宫。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子宫可能会饱满或稍大。在晚期,盆腔内可能出现转移的结节性肿物。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疾病。了解它的症状、分期以及诱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