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诞最后会输给司马昭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诸葛诞作为曹魏将领,挺身而出,挑战司马昭的权威。他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裔,与诸葛亮及诸葛瑾有着堂兄弟般的亲密关系。诸葛诞选择了与司马氏对抗,原因何在?
在司马懿诛杀曹爽及其党羽,掌控曹魏大权之后,高平陵之变使得许多人都受到了波及。诸葛诞的好友夏侯玄被司马师诛杀,让他深感恐惧。当朝廷征召他入朝担任司空时,他明白这是为了剥夺他的兵权,然后对他下手。他无法忍受这样的命运,为了自保,无奈起兵反抗司马氏。
这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淮南三叛”之一。诸葛诞为了对抗司马昭,集结了淮南和淮北的兵力,甚至新收编的扬州兵力也加入了他的队伍。他向东吴请求援助,为了表示诚意,甚至将自己的儿子诸葛靓送到东吴作为人质。东吴响应了他的请求,派出了三万兵力助他一臂之力。
尽管诸葛诞拥有十几万的兵力,面对司马昭的二十六万大军,他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寿春城被围困,粮食逐渐短缺,人心涣散。尽管他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但形势仍然严峻。更糟糕的是,预期的洪水并没有如期而至,给诸葛诞带来了更大的困境。
当魏军破城之际,大雨倾盆而下,淹了城外魏军的营地。但这一切都已经太晚,魏军已经攻入城内。这场大雨仿佛是与诸葛诞作对,早一天降临,或许就能改变战局。但最终,诸葛诞突围失败,被魏军追杀致死。
他的反抗虽然失败,但却让司马昭在曹魏再无对手,淮南三叛的终结标志着曹魏江山彻底沦为司马氏的天下了。这个故事展示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让我们对诸葛诞的英勇和决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