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简介
高(bǐng)(13501423),字彦恢,后更名廷礼,号漫士,福建长乐人士,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与林鸿等人并称为“闽中十才子”。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幼年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才情,尊敬父母,且对于诗书有着深厚的热爱。
高出生和逝世于明代,他的生活年代见证了明朝的繁荣和发展。他与诸多文人学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陈亮、王恭等,他们共同追求文学、艺术上的至高境界。在明永乐年间,高以其卓越的才华被荐入京城,参与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他在翰林院的生涯中,逐渐崭露头角,最终在永乐十年被提升为典籍。他的生活简朴而充实,为明朝的文学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文学领域,高的诗、书、画被人们誉为“三绝”,显示出他深厚的艺术造诣。他的诗歌以五言古诗见长,尤其擅长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他的诗歌思想深受严羽影响,进一步发挥了严羽的盛唐为法的观点,确立了唐诗的四个时期,并以盛唐为正宗。高的诗歌理论直接影响了前后七子,他为明代诗歌的复古潮流奠定了基础。
除了诗歌,高的书法和绘画也堪称一绝。他的书法推崇米芾,山水画学自元人高房山,笔力苍古,墨气秀润。他临摹的方壶烟云山水画尤为精妙,吸引了众多求画者。
高的主要著作《唐诗品汇》是明初诗歌复古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评论著作。该书不仅反映了高对唐诗的深入研究,也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他的复古理论对后来的前后七子产生了直接的启导作用。
高是明朝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才华、品德和成就使他成为了明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书法和绘画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教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