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台风
在风雨交加的时刻,人们常常误以为那是台风的怒吼,但实际上,真正的台风并不是那么容易分辨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台风呢?让我们一起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每秒32.7米或以上的,就被称为台风或飓风。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强烈热带气旋,它们的名字因发生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这样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则称之为飓风。也就是说,热带气旋在美国附近被称为飓风,而在菲律宾、中国、日本等地则被称为台风。
台风的强度如何界定呢?《长江日报》为我们提供了答案。根据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台风被分为多个等级,包括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和热带低压等。每一级都有其特定的最大平均风速范围。
除此之外,台风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事实。据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在1959年至2004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生成,而8月是台风最活跃的月份。科学家的研究指出,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上百个或10亿吨黄色所释放能量的总和,这不禁让人对大自然的威力产生敬畏之情。
以2018年的台风“山竹”为例,它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经过菲律宾北部登陆,最终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到了14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由于难以确定其环流中心,最终中央气象台停止了对其编号。
台风是一种强大的自然现象,带给人们既有关切又充满敬畏的感受。希望大家在了解台风的也能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