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怎么读,百家姓里“曾”是怎么来的?
曾姓,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汉族姓氏,其读音及起源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这个姓氏最初发源于现今的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深植于华夏文化的沃土之中。
据史书记载,夏王少康曾将一小块土地封给自己的小儿子曲烈,建立了子国。国的命运并不强大,历经夏、商、周三代,直到公元前567年,国被莒国所灭。面对亡国之痛,国的太子巫逃离到邻近的鲁国,他铭记故国之名,以“”为姓氏,同时去掉了邑旁(阝),寓意离开故城却不忘先祖,于是有了“曾”姓。
对于曾姓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与姒姓有关。据传,黄帝的第二十五子昌意生下了颛顼,而颛顼又生下了禹。据说禹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当时的舜帝因此赐予禹姒姓。曾人部落是姒姓部落的一支,因发明甑而著称。当禹治水成功,建立夏朝后,其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都城设在阳城,即现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夏王少康在封曲烈为甑子爵时,建立了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姓逐渐演变为曾姓。曾姓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
除了汉族中的曾姓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曾姓的存在,如京族、彝族、土家族等。虽然他们的曾姓可能与汉族有所不同,但绝大部分的父系都是出自汉族。
中国曾姓人口在2014年达到了770多万,排在姓氏人口排名第31位。其中,湖南是曾姓的第一大省,而四川则是曾姓的第三大省份,大约有30万人,排在全省姓氏人口的50多名。
曾姓不仅是一个常见的姓氏,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符号。每一个曾姓的人,都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